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

新闻中心分类

什么是安全五因素法?

发表时间:2017-01-18

  安全监督工作常用的方法是先学习“章”、编制检查表,再根据检查表到现场开展安全监督。然而,掌握并熟练应用负责、繁多的“章”,对大多数监督人员来讲是难以做到的,疏漏之处在所难免。为此,通过识别危险、危害因素,判断现场采取的措施是否能够有效控制危险、危害因素,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危险、危害因素,就一定与“章”相违背,由此可能触发伤亡事故。

  实际工作中,监督部门采用五因素法进行危险、危害因素识别,即将与现场安全有关的因素划分成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5个子因素,再进行危险、危害因素识别,与目前采用的安全检查表等危险、危害因素识别方法相比,提高了识别的系统性与准确性。

安全五因素法

  五因素法的内容:

  影响现场安全的因素划分为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5个方面

  1.人的因素

  人的因素包括组织机构和人员个体两方面。

  a、组织机构是否建立、健全,其职责是否划分明确;资质是否满足生产经营或施工作业的需要;机构内职责是否明确,做到分工明确、职责到人、完备并有效。

  b、人员个人因素。首先要考虑人的生理状况是否满足从事工作的条件;其次是人的心理状况;再次就是劳动技能,是否有承担所安排工作的技术能力。

  2.机的因素

  指现场涉及的所有设备、设施、工用具等。考虑的因素包括主体工程、工用工程、辅助工程中所有的设备设施及其附件、供配电系统的完好性、有效性等。

  3.料的因素

  指物料,包括原料、中间物料、辅助物料、产品等。重点辨识物料的物化性质及工艺状态,包括温度、压力、毒性、燃烧性、爆炸性等。

  4.法的因素

  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。包括施工方案、工艺指导书、标准工序指引、生产图纸、生产计划表、作业标准、检验标准、操作标准、应急预案等。重点是管理制度、操作规程与应急预案的全面性、有效性、针对性。

  5.环的因素

  即环境,包括现场所处的工艺环境、自然环境、周边的社会环境(企事业单位、居民区、设备设施等),重点分析这些环境因素与现场的相互影响。

  五因素法应用的主要事项:

  1).五因素法只是识别危险、危害因素的一个方法,不能代替对安全管理、安全技术的不断学习、掌握及应用。

  2).危险、危害因素是动态的,监督人员也不可能对所有建设或运营项目都了解或熟悉,在现场监督中,监督人员应详细了解并仔细查看现场,充分掌握5个因素的内容,以便全面、系统地识别现场存在的危险、危害因素。


相关资讯400-902-28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