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力安全培训监督管理办法的内容?
发表时间:2025-02-10
《电力安全培训监督管理办法》是为加强电力行业安全培训工作、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、促进安全培训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规。以下是该办法的主要内容:
总则
《电力安全培训监督管理办法》明确指出,电力安全培训工作应实行统一规划、归口管理、分级实施、教考分离的原则。电力企业包括发电企业、电网企业和电力建设施工企业,其从业人员涵盖企业相关负责人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以班组长、新工人、农民工为重点的其他从业人员。
培训内容
电力安全培训的内容根据不同对象有所差异:
电力企业相关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:培训内容包括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、法律法规、安全管理基本理论、应急管理基础理论、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。
其他从业人员:培训内容包括《电力安全工作规程》、安全生产基本知识、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、从业人员权利和义务、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、自救互救方法等。
电力建设施工企业:相关负责人、项目负责人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,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。
培训实施
电力企业作为安全培训的责任主体,需将安全培训纳入企业发展整体规划,足额列支安全培训经费,编制培训计划,建立奖惩机制,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。电力监管机构作为监管主体,负责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培训责任,依法依规开展安全培训工作。
监督管理
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电力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。电力企业需严格落实“三项岗位”人员持证上岗和从业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制度。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,监管部门将依法严肃处理。
通过以上内容,《电力安全培训监督管理办法》为电力行业的安全培训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,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,从而减少电力事故的发生。
相关资讯400-902-28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