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

新闻中心分类

矿山行业有毒作业分级的方法?

发表时间:2025-03-03

在矿山行业中,有毒作业分级是识别和管理职业健康风险的重要手段。通过科学的分级方法,企业可以明确不同作业环境中毒物的危害程度,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,保障员工健康。以下是矿山行业有毒作业分级的具体方法:

一、分级依据与指标

有毒作业分级主要依据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: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系数(D)、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系数(L)和毒物浓度超标倍数(B)。这三项指标通过计算分级指数(C)来评定作业环境的危害程度。

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系数(D)

根据毒物的毒性、致病性和其他危害特征,将其分为四个等级:

极度危害(Ⅰ级):权系数为8

高度危害(Ⅱ级):权系数为4

中度危害(Ⅲ级):权系数为2

轻度危害(Ⅳ级):权系数为1。

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系数(L)

根据员工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毒物的作业时间划分:

≤2小时:权系数为1

2~5小时:权系数为2

5小时:权系数为3。

毒物浓度超标倍数(B)

通过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的实际浓度,并与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(mg/m3)进行对比,计算超标倍数。

二、分级指数的计算与危害等级划分

分级指数(C)的计算公式为:

C = D × L × B。

根据分级指数的大小,作业环境的危害程度分为四个等级:

C ≤ 0:0级(安全作业)

0 < C ≤ 6:一级(轻度危害作业)

6 < C ≤ 24:二级(中度危害作业)

24 < C ≤ 96:三级(高度危害作业)

C > 96:四级(极度危害作业)。

三、分级的具体步骤

划分作业单元

根据矿山生产的特点,将作业环境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,例如开采作业、凿岩爆破作业、通风防尘等。

现场采样与检测

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毒物浓度进行采样分析,确保采样点具有代表性,并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进行。

确定分级指标

根据检测结果和作业时间,确定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系数(D)、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系数(L)和毒物浓度超标倍数(B)。

计算分级指数

使用公式 C = D × L × B 计算分级指数,并根据分级指数确定作业环境的危害等级。

多毒物环境的处理

当工作地点空气中存在多种毒物时,应分别进行毒物作业的分级,以最严重的级别定级,并注明其他毒物的级别。

通过以上方法,矿山企业可以科学地识别和分级有毒作业环境,为后续的风险控制和防护措施提供依据,从而有效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。



相关资讯400-902-2878